温暖的读书时光
2023 第34期 二维码
09

《学习天性》读后有感:以学生为主体

作者:郑州市第二初级中学教师 朱小晴

读《学习天性》这本书,对于教师来说,可以更好的理解“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儿童有极强的问题意识、提问能力和求知精神,儿童的思维是十分积极、丰富灵活的,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倘若老师能较好地保护学生的这种天性,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善于利用学生天生的学习能力,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的思维会更为宽广、敏捷,这就要求老师在备教材教法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到学生,还学生一个“原生态”的学习环境。

学习的时候,你是喜欢一听就懂、一做就会的学习状态,还是喜欢学习过程中磕磕绊绊,有很多困惑让自己绞尽脑汁去思考,做作业也经常出错的学习状态?在平常的教学中,老师们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听得懂,让学生回家之后的作业能够做的对,但对新知识的学习来说,这其实是有问题的。听得懂又做的对,意味着大脑已经建立了比较稳固的神经连接,说明学生的学习处在他的舒适区之中,他可以利用自己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老师所讲的内容以及所布置的作业。这种缺少挑战性学习,并不利于大脑的训练以及生长。

让学生的学习处于“最近发展区”中,可以更加有效地刺激大脑中神经元突触的生长以及更多神经元之间的链接。但因为“最近发展区”是一种思维上不成熟的区域,学生肯定会犯错、肯定会觉得学习有些吃力,学生就是在这样克服困难、不断尝试不断改进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神经科学家们都认为,犯错有助于增强大脑神经通路。大脑要获得生长,学生就必须做有挑战性的事情,做那些处于其理解力边缘的习题。此外,还要有鼓励犯错、看重犯错价值的学习氛围。这一点至关重要。问题有挑战性,学生才会犯错;有了鼓励犯错的氛围,学生面对挑战和难题才不会感到畏惧。两者需要共同作用,才能让学生有理想的学习体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