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读书时光
2023 第23期 二维码
06

《活着》读后感:三刷的不同感悟

作者:郑州市第四十一高级中学 王柯翔

忆往昔,第一次听说到这本书是在七年级的一节政治课上,政治老师向我们推荐了这本书,我就买来试着读下去。第一次读的时候太注重故事的走向,只关注福贵个人的人生轨迹。最先是个富家少爷的福贵每天都去吃喝嫖赌,霍霍家产,最终弄得个树倒猢狲散,落得个白茫茫真干净的下场。随后父亲死去,福贵被抓去征兵,历经几年漂泊,终于回家,但是母亲却也死了。文中那段“我相信福贵是不会去赌博的”每次看到都会动容,从这里开始也奠定了全书的基调——悲惨。后来有庆、凤霞、家珍、二喜、苦根相继死去,本书也随之结束。也不知是当时我认知不够还是有些麻木,读完后竟不觉得有什么伤感的情绪。

在八年级下学期时我又读了一遍这本书,距离第一次读已经过去了一年,这一次我开始关注书中各个人物的性格特色,并思考了全书的主题——人在面对磨难时的坚韧不屈,人是为了活着而活着的,不是为了活着以外任何事物而活着的。这个思想在当时给了我莫大的震撼,虽然有些一知半解,但就是觉得作者的思想境界很高。沉下心气去读,发现书中每个人物都是有血有肉很鲜活的角色。有庆的调皮但又极具责任心的性格在书中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而家珍是我最为喜欢的角色,她温柔贤惠,在福贵最最苦难的时期一直陪伴着他不离不弃,在福贵年少轻狂放荡不羁的时期默默隐忍承受一切,在有庆、凤霞的成长道路上采取为母则柔的教育方式,简直就是贤妻良母的完美代表。身患重病依旧想要进地干活,被福贵强行制止后的小情绪使得这个人物更加的饱满起来。在第二次阅读中我收获了很多。

高一下学期刚开学一两周,进行了第三次阅读。不同于第一次的注重故事情节发展,也不同于第二次对全书的认真思考,这一次我联系了主人公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其生活的联系以及作者的写作逻辑。故事通过倒叙的手法,并且采用了一个我认为非常巧妙的方法——在写福贵的故事时是用福贵的视角去书写的,而不是第二人称,这个设计堪称全书的点睛之笔,在《无负今日》中余华老师也提到了在写《活着》时使用的这个写作手法,故事刚开始时是处于40年代,解放战争时期,福贵被国民党抓去当了壮丁,国民党的丑陋嘴脸一览无余,更是同一个鲜明对比突出了共产党和国民党的不同:共产党是一心一意对人民好,抓住的俘虏都放走,而国民党的连长则是将人民的性命玩弄于手掌之中,后来经历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等时期,在书中都有很详细的说明。

《活着》是我为数不多三刷并且每一次看都有不同体会的书,但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当我再次捧起这本书依旧能从中找到新的学问新的知识新的思想见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