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综合)“古代人民可真是太聪明了,几千年的东西,色彩还这么鲜艳,花纹还这么漂亮!”这是郑州市金水区经三路小学学生葛思齐在参观完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后发出的感叹!
和葛思齐一样,近日,郑州学子们开启了丰富的暑假生活:走丝绸之路,寻迹千年文明之路的旅程;走进博物馆,感受历史的魅力。
郑州市第五十八中学学子走进敦煌博物馆
行丝路古道,绘千秋之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条神奇的道路,它连接了东西方文明,见证了无数的繁华与沧桑,它便是丝绸之路。当郑州学子踏足这片土地,仿佛穿越千年时光,历史的脉络在脚下悄然铺展,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
暑假期间,郑州市第五十八中学八年级68名学子便在这里开启了六天寻迹千年文明之路的旅程,他们踏古寻韵,倾听历史的低喃,感受时光的悠长。
谈起这次研学的收获,该校学生李心瑶表示感触很多,“当我走进甘肃兰州这个充满历史气息的城市,我的心跳加速。我们走进甘肃省博物馆,看着展柜里的文物,听着老师的解说我们似乎穿越回了古代。这次旅程充实又极富教育意义。”
走进嘉峪关
研学的过程中,李心瑶和同学们一起穿越历史的时光之门,从兰州市博物馆走到敦煌博物馆,再到七彩丹霞、嘉峪关……一路走,他们一路惊叹。在这里,石器陶瓷透露着古代人民的智慧,丝绸的柔软质感让大家感受到华夏文明的瑰丽;每一件展品都是一个故事的印记,而同学们正是这些古代文明的见证者;同学们站在关城之上,远眺无垠的沙漠,聆听风沙中传来的古韵,感受那份属于大漠的壮阔与苍凉,心中涌起对古人的敬仰。
张唯伦是郑州市第九中学的学生,这个暑假,他也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到北京来了一场研学活动。他们走进居庸关长城,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感受“不到长城非好汉”!
“本次研学,我摸到了历史的沧桑,摸到了课本上冷漠文字下滚烫的现实。我沉溺在现实之中,与历史对话!”这是李心瑶写在研学笔记中的一句话;“今天我们攀爬了长城,看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也体会了边境的艰苦,还领悟到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更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充实的旅行啊,不虚此行,不虚此行。”这是张唯伦北京之行后写下的心得体会。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走的课堂,让学子们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有收获,有成长。
走进博物馆,与历史对话
“在我的不断努力下,我不仅挖出了瓷片,还挖出了一个完整的瓷器,这真是太幸运了。”在参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时,除了观看丰富的展品,学习知识,葛思齐还参与到了现场“挖宝”活动中,沉浸式地体验了一把“考古”。
郑州小学生走进博物馆参观(资料图)
据了解,今年暑假期间,郑州市9家博物馆倾情打造“清凉一夏”文博暑期课堂,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结合青少年特点开设特色课程,大、中、小学生均可免费参加。其中,郑州市大河村考古遗址公园就推出“大河村研学课堂——绘制彩陶”“考古体验课堂”,这也是葛思齐最喜欢的一个项目。“当探宝活动结束后,我的脸上已经变得脏兮兮的了,我心想,考古工作真辛苦啊!我们一定得保护好这些历史的痕迹。”
郑州市二七区艺术小学张若渝也在暑假选择了去博物馆参观。她和家人一起走进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了解郑州商都的演变历史、出土文物,感受“巍巍亳都,王都典范”!
省内的博物馆热度不断,省外的博物馆也颇受欢迎。郑州教育博客小博友“怡然自德”就在暑假走进了三星堆博物馆。
在参观的过程中,他一边看,一边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收获满满:“走出三星堆博物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不禁感叹:虽然古蜀国地处盆地但被高山环绕,处于偏僻之地,在新石器时代到商代时,却能制造出如此工艺精美,气势庞大的青铜器,就连后母戊大方鼎在三星堆文物面前如此渺小。他们一定有先进的冶炼技术,还有很强的具有美术功底的匠人,才能制造出精美绝伦的祭祀品,古蜀人的智慧深深折服了我!”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孩子们在走进博物馆参观的同时,“穿越时空”,触摸历史,与文物对话,与古人对话,感受文物的魅力和价值,感受我们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过去,书本是孩子的世界;如今,世界是孩子的书本。孩子在广阔天地中,在与一件件文物的邂逅中,在一次次的沉浸式体验中,有所学,有所得,有所感。
当画在书本上的“莲鹤方壶”呈现在自己眼前,当三星堆文明如画卷般在眼前展开,当看到嘉峪关在连绵的沙漠中巍然屹立……同学们在行走的课堂中,让这个暑假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