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数学试卷点评

2024年06月23日 13:45 河南省教育厅微信公众号
扫码可在移动端浏览

追本溯源,引领方向

郑州市第八十一中学  郭群

2024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题,在延续了去年中考命题思路的基础上,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据课程标准,坚持素养立意,立足教材,凸显学科本质,注重学科育人的导向作用。试题注重实践性,很好地帮助一线教师探索教学实施路径,引领数学学科教学。

一、 课标引领,立足教材,重视数学基础

试卷结构稳定,知识覆盖较为全面,能全面理解和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立足教材,内容分布合理,各领域考查内容所占比例与其在课程标准中所占比例大体一致,难易程度适当,充分体现了命题的科学性。

重视基础,关联教材资源,引导教学回归。试题材料呼应教材,问题设置与教材内容关联,让学生有扑面而来的熟悉感、亲切感,也减轻了学生考场上的心理负担。如第9题求扇形面积,第17题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利用中位数、平均数等统计量做出判断,第20题测量塑像高度,第22题竖直上抛小球等都源于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另外,还有不少试题与教材存在关联,能在教材上找到类似的背景或研究方法。这都有利于引导教学回归课堂,重视教材、用好教材,引导教学回归。

二、 注重探究过程,考查数学思维能力

试题注重知识的探究过程,引导考生从数学本质出发,思考和解决问题。试题低起点、高立意,重视对“四基”“四能”的考查,关注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避免繁杂运算,渗透数学思想,考查数学本质。如第14、15、19、20、23题以核心内容为载体,入口宽,解法多,体现通性通法。试卷在淡化解题技巧的同时,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如第1、10、14、18题体现数形结合思想;第6、15、19、20、23题体现转化思想;第14、21题体现方程思想;第10、21、22题体现函数思想;第15、23题体现分类讨论思想;第23题体现特殊与一般思想。又如第10题结合跨学科情境考查对函数本质的理解;第15题结合线段最值问题,考查对图形性质和图形关系本质的理解;第17题结合现实情境,考查对统计本质的理解。

试题层次清晰,立意新颖,考查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独创性,关注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有利于适当区分不同层次考生能力水平和思维品质的差异,很有数学味道。

三、 导向教学,体现对改进教学方式的期盼

2024年中考数学试题,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数学教学方式改进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以评促教,推动教学方式变革。考试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程的实施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如第23题,引导数学教学应该帮助学生用已积累的数学研究经验,建立能体现数学学科本质、对未来学习有支撑意义的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

以评促学,促进学习方式转变。淡化烦琐的运算和解题的技巧性,注重基本素养与能力的培养,注重积累数学研究经验,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明理。

四、 着眼素养,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

试题着眼核心素养,注重通过探索真实情境问题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时需要考生认真阅读,准确理解,会用数学的眼光分析问题。如:第22题,要求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研究物体的高度与时间、初速度之间的关系;第23题,需要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画图”等活动过程增强对图形性质的理解,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推理解答。

试题重视数学应用,注重真实情景与跨学科学习,引人了相当数量的实际背景素材,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科技、物理、人文、历史、体育等跨学科内容大量涌现,背景材料体现了时代性和丰富性,更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下的迁移能力和建模能力,体现数学学科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

总之,2024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题既有优良的传承,又有突破与创新。在全面考查课程标准要求的核心内容的同时,关注数学本质,落实素养导向,引导教学回归,对一线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复核:郑州市金水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杨倩倩)


立足课标落实双减  注重育人明确导向

郑州市第六十一中学   杨雪

2024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题命制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基本理念,实现“两考合一”功能定位。试题突出学科特点,强化基础考查,坚持素养立意,紧扣数学学科本质,关注以教考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科能力。试题整体难度适中,贯穿学科思想,命题格局稳中求变,体现创新,对一线教学起到了明确的引领作用。

一、 立足课标要求,检验“双减”落地成果

试题命制依据课标规定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注重考查“四基四能”,如第1、2、3、4、5、6、7、8题都是对课标核心知识点的直接考查;第10题结合了物理电学知识背景,考查对函数本质的理解;第15题结合线段最值问题,考查对图形性质和图形关系本质的理解;第17题结合学生生活情境,考查对统计本质的理解。这些试题的设计有助于引导师生回归教材,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有效检验了“双减”落地成果。

二、 创新试题形式,深化思维考查

试题在情境创设和跨学科应用方面都有创新。如第10题以生活中常见的安全用电为背景,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建立相应的函数模型,理解生活现象;第20题以“最大视角”为纽带,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第22题以抛掷小球实验为背景,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研究物体的高度与时间、初速度之间的关系。

试题在考查角度、设问方式方面进行了创新设计。如第15题求线段长的最值,打破模式化思维,在填空题中设计了一题两问的设问方式,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引导学生思考变量的取值范围;第17题在考查统计图表、平均数、中位数的基础上,引入新的评价标准进行统计推断,体现加权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第18题把反比例函数、矩形以及平移的知识进行了组合考查,这些试题创新了核心知识的考查方式。

试题命制打破套路,重视创设思维含量丰富的试题,加强对思维的考查。如第23题以“新定义”为背景,要求学生运用研究几何图形的已有经验,对一类新图形进行研究,在考查相关核心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的抽象能力、几何直观、推理能力、运算能力、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进行了考查;第11题和第17题第(2)问设置为问题开放,第15题、第19题、第21题第(2)问、第22题第(2)问和第23题设置为过程开放,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进行了考查。

试题注重对数学思维的考查,关注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引导学生从数学本质出发思考和解决问题,弱化套路式条件反射,设计思路层次清晰,立意新颖,具备一定的开放性,考查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创新性。

三、 情境取材体现时代特色,注重育人导向,坚定文化自信

试题的情境取材丰富多样,如第2题以“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为背景,反映我国科技进步新成果;第4题以“信阳毛尖”为背景,渗透地方文化;第8题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剧”为背景,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12题以“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为背景,第17题以“八年级篮球联赛”为背景,渗透体育与健康教育,体现国家对学生视力健康和体质健康的关心和关注;第21题以“植树劳动和营养配餐”为背景,渗透劳动教育,引导健康生活。这些背景材料的选取,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贴近生活实际,增强社会责任感;又带有明显的中国风格,彰显了中原文化的厚重历史,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风采,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四、 强化以生为本理念,尊重个体差异选择

试题充分考虑到初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发挥开放性试题在考查核心素养方面的功能,分别从任务创设的开放性、问题设问的开放性、答题过程的开放性等角度进行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如第11题和第17题第(2)问设置为问题开放,第15题、第19题、第21题第(2)问、第22题第(2)问和第23题设置为过程开放,不对学生的解题方法作出限制,给学生留够展示能力的空间。

试题在学生数学语言运用方面也有清晰的指向性,如第17题(2)和(3)两小题虽然都要求学生做出选择,但(3)在(2)的自选角度后规定新的标准,引导学生随机应变,根据要求灵活运用数学语言解释客观世界,在尊重学生能力差异的同时,也在思维层面拉开了差距。

总体来说,2024年中考数学试题难度适中,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又有一定的区分度,能够有效评估学生的数学学业水平。

(复核:郑州市金水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杨倩倩)

文: 责编:孙宏伟 | 打印
阅读下一篇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2001 - 现在 版权所有:郑州教育信息网 地址:郑州市南阳路314号    豫ICP备10019805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1-6395101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zeduts@126.com
Baidu
map
'; str += ""; str += "
返回 打印
"; str += "
"; article=document.getElementById('article').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 += "
" str += "
" str += "网页地址:" str += window.location.href str += "
"; document.write(str); document.cl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