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城回族区四所学校入围“首批河南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学校”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第二实验小学举行家庭教育知识讲座
学生到刘湾水厂和南三环水务分公司参观
学生走进管城回族区人民法院接受法治教育
管城回族区阳光实验小学学生参观“榜样的力量”活动展
日前,河南省教育厅公布了《关于首批河南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和实验学校拟认定名单的公示》,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四所学校入围“首批河南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学校”,分别为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创新街紫荆小学、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第二实验小学、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外国语牧歌小学、郑州市第四十五中学。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儿童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管城回族区教育局积极整合区内资源,引导学校协同家庭、社会等相关责任主体,提供智力支持和其他必要援助,在家校社共育中构建校本化、层次化、进阶化、特色化的共育课程,开展了一系列校家社协同共育活动,打造了助力“双减”纵深推进的“1+3+N”管城模式:“1”即以减负提质为中心,“3”即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以家庭教育为突破口、以社会资源为补充,“N”指为使“双减”落地,推进家校社三方面工作的多种配套方案,形成了高质量的课程体系,序列化的育人活动体系,指向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和行之有效的保障体系。
协同育人课程化,提升育人专业力
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背景下,家庭、学校、社会承担着不同的课程建设职责,只有目标一致、行动一致才能让协同育人的专业化得以彰显。其中,郑州市第四十五中学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利用管城回族区人民法院、东大街办事处、东大街派出所等社会资源,开发并完善法治、文化和安全课程,提升了师生的法治观念和认识,提高了师生的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意识。管城回族区漓江路小学合理统筹周边资源,开展校馆共建、校企合作和大学小学“手拉手”主题实践活动,研发素养、品格、体验、特色“四类课程”,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组织学生走进工厂、大学和实践基地,丰富、专业、充盈的课程体系促进了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的推进。
协同育人序列化,提升育人向心力
学校做好育人活动的设计主导,家长做好育人活动的重要参与,社会做好育人活动的协同支撑,让育人活动形成合力。因此,管城回族区教育局采用家校合作、校社联动、家社融通的方式将三者联系起来,着力实施序列化的育人活动,充分提升协同育人的向心力。其中,管城回族区第二实验小学结合办学理念,成立了家庭教育中心,建立了以家庭教育指导师、班主任、任课教师为核心的教育队伍,制定了家庭教育学习方案、计划和内容,开展了一系列家庭教育活动。管城回族区阳光实验小学以雷锋为榜样代表,逐步探索出一条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的工作新思路,形成了“榜样的力量”核心文化理念,确立了“全面发展、均衡发展”的教育质量观,引导学生争做“阳光好少年”,在学生中间产生了持续的、良好的影响。
协同育人精准化,提升育人保障力
协同育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强有力的保障来做支撑。管城回族区教育局积极与区政府、各职能局委主动对接,充分整合辖区校外青少年活动场馆资源,依托区域内图书馆、文化馆、非遗馆、红色教育基地、社区学校等场所,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据了解,管城回族区教育局现有中小学幼儿园80所,均建有家长学校,各校家长学校学员受培训率达85%以上,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知识知晓率达75%以上,家长学校达标率达到85%以上。申请家教教研课题2项,教学研究16项,撰写研究论文116篇,这为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提供了切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