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方设法打造“动起来”的课间

2024年11月20日 09:02 中国教育报
扫码可在移动端浏览

课间时间延长,是落实“健康第一”理念的有效抓手,归根结底是创设条件让学生课间“动起来”

近期,四川、北京等多地教育部门纷纷出台政策,保障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其中包括鼓励课间休息时间延长至15分钟。这些举措的目的在于充分保障学生的课间休息,让孩子在课间能够更好地动起来、更多地走向户外。

现实中,每所学校的硬件条件各有不同。但无论如何,都要想方设法盘活资源打造动起来的课间,让孩子在劳逸结合中提高学习效率,享受到充满活力的校园生活。具体如何去做?还需要因地制宜,拿出巧妙设计。

让孩子有地方玩。孩子在课间动起来,首先必须要有活动场所。近几年新建的学校可能受场地限制的困扰较少,开展课间活动相对比较容易,但是还有很多学校学生人数较多、校园面积不大,并且教学楼的楼层多,走廊、楼道又比较狭窄,让孩子课间走出教室面临不小的挑战。对于场地比较局促的学校来说,首先要考虑的是对学校室外的部分场所进行相应的拓展改造。例如,可以把一些纯粹是绿化功能的区域改造成集绿化、活动于一体的动静结合功能区;还可以对学校现有的室内空间作调整,在课间活动时间,将学校的部分功能室或部分社团教室灵活改造为活动空间,将图书馆、阶梯教室、各楼道的部分公共空间改为棋类、游戏类等活动场所。当然,如果仅靠空间拓展也解决不了问题,可以进一步考虑课间活动错峰。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学校现有的实际活动场所,交错安排不同年级或班级的学生进行活动,避免在同一时间使用同一空间造成拥挤,确保课间活动秩序井然,从而最大限度消除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

让孩子有时间玩。把课间活动还给学生,承载着家长和社会各方的期许,也离不开各方的共同努力。首先,教育行政部门要大力推动,如出台保障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政策,其中要包括课间活动时间的具体要求,并定期开展全面督查。有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性意见,各学校就有了更强的动力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学生的课间活动。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制定了相关规定,如果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没有好的保障机制,课间活动时间很可能会“缩水”。因此,各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操作指南。例如,建立“快乐课间”巡查制,由值周教师、值周班等进行课间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提醒与处理;设置“快乐课间提醒员”,在下课铃响后,以举牌的方式提醒老师下课;等等。

让孩子有东西玩。让学生在课间动起来,不仅要让孩子们有地方玩、有时间玩,还要让他们有东西可玩。为了提高课间活动的吸引力和参与度,各校应多设置一些活动项目,把课间活动的选择权交给孩子。除了设置一些常规的跳绳、踢毽子、打篮球等体育活动和各校自编的特色活动项目外,还可以引入滚铁环、扔沙包、玩呼啦圈等传统游戏。各班还可以建立“手拉手”游戏锻炼组,形成自觉走出教室的积极氛围,让孩子感受集体的力量,到操场上享受阳光、呼吸新鲜空气。

课间时间延长,是落实“健康第一”理念的有效抓手,归根结底是创设条件让学生课间动起来,让热闹的课间成为校园的常态。动起来、跑起来、活动起来,孩子心中有梦、身上有汗、眼里有光——这是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方向。

(作者:许奇峰,系浙江省余姚市东城小学校长)


文: 责编:樊亚蕾 | 打印
阅读下一篇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2001 - 现在 版权所有:郑州教育信息网 地址:郑州市南阳路314号    豫ICP备10019805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1-6395101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zeduts@126.com
Baidu
map
'; str += ""; str += "
返回 打印
"; str += "
"; article=document.getElementById('article').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 += "
" str += "
" str += "网页地址:" str += window.location.href str += "
"; document.write(str); document.cl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