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规范教师从教行为

2024年10月09日 09:25 中国教育报
扫码可在移动端浏览

近日,湖南省教育厅印发《湖南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20条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在严格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方面,要求教师不得利用课堂和学生在网上“吸粉”“吸睛”。文件一经发布,就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关注。这对与时俱进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具有启发意义。

随着数字经济以及网络平台的蓬勃发展,网络主播成为一种新职业。其给经济发展带来了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伦理道德和法律问题。为此,2022年国家出台了《网络主播行为规范》,以加强网络主播职业道德建设,规范其从业行为。值得关注的是,在网络平台出现一些所谓的“教师”,利用学生“吸粉”“吸睛”发布短视频,甚至在工作时间内直播、收受打赏。例如,媒体记者曾在网络平台以“老师”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多名自称中小学一线教师、粉丝数近百万的博主,通过拍摄课堂教学视频、学生幽默段子等引起关注。

教师如果在网络平台积极探索应用现代数字技术,发布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研究成果等具有正向价值的内容,本无可厚非,但关键是不能没有边界意识。如果通过发布课堂状况、学生日常等内容,试图吸引流量、牟取利益,则不可取。

这种行为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课堂是教师躬耕讲学的圣地,学生是教师悉心浇灌培育的花朵,二者均不能变成个人牟取名利的工具。教育部颁布的《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要求教师“不得违反教学纪律,敷衍教学,或擅自从事影响教育教学本职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在互联网时代,如果利用课堂和学生在网上“吸粉”“吸睛”,明显违背了这一准则。

这种行为与践行教育家精神相背离。在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教师肩负的责任重大。广大人民教师当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以教育家精神“擦亮”教书育人底色。启智润心、因材施教非一日之功,面对个性特点、需求各有不同的学生,教师尤其需要静心、安心、耐心。从一些优秀教师的育人经历来看,他们无不是严于律己、甘于奉献、勤学笃行,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时间投入到学习成长、教学研究、家校沟通等教育工作中。试想,如果经常做直播、发短视频,不仅容易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还会潜移默化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不良影响。

这种行为不利于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在网上发布与学生相关的视频,容易分散教师教学精力,泄露学生隐私,造成误会,进而引发家校矛盾。如果不加以规范,容易被教师同行所效仿,影响整个教育生态。所以,即便是没有吸引流量的功利性目的,教师发布与学生、教学相关的视频内容也要慎之又慎。在各地规范教师从教行为的过程中,应该对教师进行善意的提醒,并注重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使其理性认识当下的互联网经济和文化,避免触碰“雷区”。

此次湖南省教育厅印发的《规定》,对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是一个重要提醒。各地在进行教师队伍建设时,应当敏锐把握可能存在的风险,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筑牢师德师风建设底线,提醒教师规范自身行为并做好自我保护,提升教师职业素养,避免涉足风险地带。

(作者:卿素兰,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文: 责编:樊亚蕾 | 打印
阅读下一篇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2001 - 现在 版权所有:郑州教育信息网 地址:郑州市南阳路314号    豫ICP备10019805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1-6395101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zeduts@126.com
Baidu
map
'; str += ""; str += "
返回 打印
"; str += "
"; article=document.getElementById('article').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 += "
" str += "
" str += "网页地址:" str += window.location.href str += "
"; document.write(str); document.cl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