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动员,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基础教育战线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把准时代方位,锚定战略目标,勇担改革使命,把全会精神不折不扣落实到教育强国建设实践中。
一、 充分认清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新起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础教育,推动基础教育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从纵向看,实现了从“有学上”向“上好学”的历史性转变。从横向看,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是普及程度大幅提升。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稳中有升。二是教育公平有效保障。城乡、区域教育差距不断缩小,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县中帮扶提升机制进一步完善,不同群体公平入学机制有效建立。三是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初步建立,素质教育理念得到国际同行认同,教育数字化赋能取得实质进展。我国基础教育对学生价值观念、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扎实培养得到国际认可。习近平总书记对基础教育发展充分肯定,指出我国的基础教育在世界上是有优势的,更加坚定了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二、 把准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面临的新形势
目前,基础教育领域还存在一些突出短板。在支撑高素质人才培养方面,“五育”并举全面育人水平还不够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高中阶段入学率与教育强国相比仍有明显差距。在服务人口高质量发展方面,适应人口变化的学位供给动态调整机制还不健全,城乡、区域教育资源配置还不够适应。在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方面,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还不够充足,教育功利化倾向尚未根本扭转,人民群众升学焦虑比较普遍。在应对复杂严峻风险挑战方面,网络有害信息、社会不良文化现象对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导向带来负面影响。基础教育治理能力还有待提高,国际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 以钉钉子精神抓实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新任务
我们将对标解决问题定举措,围绕提高质量谋改革,立足建立机制抓落实,努力办强办优中国基础教育,为教育强国建设夯实基点、增强后劲。
一是推进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改革。坚持党对基础教育的全面领导,推进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全覆盖。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强化实践教学,让思政课堂“活起来”。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完善困难学生教育关爱体系,健全专门教育保障机制。
二是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深化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加强中小学科学和工程技术教育,健全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脱颖而出机制。持续深化“双减”,推进中考改革,强化育人导向、淡化竞争、缓解考试焦虑。积极发展综合高中,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选择接受职业教育或普通教育的机会。
三是推进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改革。加强“需求侧”研判,建立县域基础教育学龄人口变化监测和报告机制。深化“供给侧”改革,城乡统筹、学段打通、师生联动推进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重点加快人口集中流入地区学校扩容增位,合理布局农村寄宿制学校和小规模学校,着力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
四是推进优质资源扩增机制改革。健全学前教育普惠保障机制,加快推动出台学前教育法。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全面抬高薄弱学校底部,加快新优质学校成长。全面改善县中办学条件,推动多样化特色发展。健全特殊教育优质融合机制。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充分利用数字赋能教学方式变革和优质资源共享。
五是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实施中小学书记校长能力提升计划,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和教育改革政策宣传解读,提高政策规定“触达度”。持续推进基础教育规范管理行动,强化政策落实“感知度”。完善校园安全防控工作体系,切实守住学生生命安全底线。广泛开展基础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提升中国基础教育国际影响力。
作者: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党支部书记、司长 田祖荫
《中国教育报》2024年09月06日 第01版 版名: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