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每个学生绽放独特光芒

2025年04月01日 09:08 中国教育报
扫码可在移动端浏览

时代不断发展,学校作为育人主阵地该如何应对?在笔者看来,首先要坚守爱与常识,在此基础上守正创新,担当起学校应有的责任。

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在他的译著《爱的教育》序言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从学校角度看,爱的本质就是给孩子们一个正确的价值选择,不断地发现、珍视、激励学生成长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教育常识的原点就是人性常识,学校教育不是替代学生选择、替代学生思考,而是赋予学生选择与思考的机会和能力。我校早在20世纪30年代的“教学通则”里就明确主张:“教学以自动学习为原则,教师居于辅导地位,学生自己所能习得之材料,务使有自己学习之机会。”卓越的育人追求、适切的育人方式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如今,我们始终坚持把学生放在学校的正中央,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一切有利的条件,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帮助学生发现分数之外的天地、能力与潜质。

比如,学校的“力行”生态课程体系建设就立足于此。该课程体系构架思路为“一体两翼”,“一体”,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两翼”指学科课程体系和德育课程体系,分别以江苏省教学改革前瞻性项目和江苏省品格提升工程为支撑,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课程、搭建可发展的平台。

与此同时,学校深入探寻学校育人的痛点和堵点,提出“六全”育人路径,作为育人方式变革的载体。即要求全体学生在3年时间里要选修足额学分的校本课程、参与一项社团活动、参与一项“小课题研究”、学会一项终身受益的体育技能、完成100课时的劳动和志愿者服务、参与编导演自我认知发展蜕变的心理剧。这一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进入学习、成长的现场,以事磨人,从学习关于世界的知识走向获取走入世界的素养。

通过提供更全面、更真实的育人环境,学校在坚守教育常识和教育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育人方式的变革,推动学校发展的质量观从单一走向全面,文化观从封闭走向开放,课程观从静态走向动态,学生观从无差别走向有特点,从而更好地帮助每个学生都能绽放独特的光芒。

(作者魏全兴系江苏省徐州一中校长)


文: 责编:樊亚蕾 | 打印
阅读下一篇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2001 - 现在 版权所有:郑州教育信息网 地址:郑州市南阳路314号    豫ICP备10019805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1-6395101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zeduts@126.com
Baidu
map
'; str += ""; str += "
返回 打印
"; str += "
"; article=document.getElementById('article').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 += "
" str += "
" str += "网页地址:" str += window.location.href str += "
"; document.write(str); document.cl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