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挑战能“躺赢”?当心被“割韭菜”

2025年02月28日 08:38 中国教育报
扫码可在移动端浏览

据媒体报道,不少人在社交平台上刷到过自律挑战的活动广告。然而,成功案例鲜有,挑战者因规则苛刻痛失高额报名费而导致的纠纷却不少。

梳理这些挑战活动不难发现,它们通常打着丰厚奖金的旗号,以“资质”为噱头,甚至用“中央媒体主持人”推介、“体育冠军”助力等虚假信息来获取参与者的信任,同时还让报名者签署“安全免责协议书”,试图以此来推卸责任。在活动进行中,不断跳出来的规则极为苛刻,主办方肆意判定,让参与者处于极其被动的局面。

很多人参加自律挑战活动,表面上看是为了靠外在监督提高自己的自律能力,但究其本质还是有“赌”的心态,想去博取高额奖金。活动设计方也正是拿捏了参与者的这种心理,才有机会设下层层圈套。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如果涉嫌虚假宣传或者欺诈、赌博,活动组织方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网络平台需约束此类活动的引流行为,防止更多人掉入陷阱。参与者自身也要保持理性,不要被高额奖金冲昏头脑,警惕“躺赢”挑战背后的风险,避免成为“被割的韭菜”。


文: 责编:樊亚蕾 | 打印
阅读下一篇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2001 - 现在 版权所有:郑州教育信息网 地址:郑州市南阳路314号    豫ICP备10019805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1-6395101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zeduts@126.com
Baidu
map
'; str += ""; str += "
返回 打印
"; str += "
"; article=document.getElementById('article').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 += "
" str += "
" str += "网页地址:" str += window.location.href str += "
"; document.write(str); document.close(); }